发布时间:2025-01-08 19:27:12 浏览:
想让运动成为学生们终身受益的习惯,不仅要保障充足的场地、器材和课时,还离不开对学生的巧妙引导和激励
在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829张乒乓球桌被“塞”到了校园的各个角落:操场边、大树下、教学楼一楼架空层,连楼顶都加高了围墙,开辟成乒乓球练习场。每天大课间铃声一响,学生们就在球桌前切磋过招、挥洒汗水。据报道,这所学校提出一个目标:学生们能“每天锻炼三小时”。
829张球桌、一天三小时的运动量,效果十分显著。2023年,该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9.6%。学生们动起来了,既强健了体魄,也愉悦了心情。体育运动对于中小学生的积极作用,可见一斑。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把体育和德育、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是我国教育一直以来倡导的理念。近年来,在学校里,一个突出的变化是,过去常被其他科目挤占的体育课,越发得到重视。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时为一周3—4节,有的地方教育部门还要求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与此同时,家长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期待也提高了。有的家长希望学校能有更多体育老师,有的则期待能有更大的运动空间。当越来越多人认同以体育人的价值,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就更能稳步推进。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需要看到,想让运动成为学生们终身受益的习惯,不仅要保障充足的场地、器材和课时,还离不开对学生的巧妙引导和激励。掌握了快速运球过杆,未必就会打篮球;引体向上考完了不练,刚增长的背肌力量也会得而复失;终于能将羽毛球打到底线,一旦拍子长期“吃灰”,技术也会滑坡……因此,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并将热情持续下去,十分关键。
近年来,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培育特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多元的体育内容选择。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城第一小学开设了10余门冰雪特色课程,学生们课上刻苦训练,课下也有体育社团继续培养特长。甘肃敦煌市敦煌中学师生共同编排了课间操《舞美敦煌》,将敦煌壁画天宫乐舞元素融入体操动作,让运动多了一份美感。当习惯得到培养、兴趣得到开发,运动将不再是一个任务或一项考核,而会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方式、一个生命激情的来源。
也要看到,青少年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科学的运动理念、适当的运动方法必不可少。前不久江西上饶发生的“蹭跑”事件就是一个反例:一名父亲将自己的参赛号码布贴在10岁的女儿身上,让其独自完成距离为42.195千米的马拉松比赛。明显不科学的“训练”,即便初衷再好,也会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目前,一些地方适当降低中考体育考察标准,增设选考科目,正是为了让中小学体育回归强身健体、培养兴趣的初衷。多数青少年体育活动以健康为目的,并非追求纯粹的竞技,所以更应注意尊重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避免过度训练。换句话说,只有在安全和科学的基础上,孩子们才能在享受运动快乐中健康茁壮成长。
100多年前,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既是培养兴趣、运动技能的过程,更是塑造学生精神面貌、性格乃至价值观的过程。体育是一个大舞台,愿更多青少年能从体育中汲取向上力量,努力奋斗、顽强拼搏,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